新生兒的言語能力訓練
- 來源:愛和樂教育服務有限公司
- 點擊數(shù):982
- 發(fā)布日期:2013-11-06
言語能力訓練
悄悄話
無論給寶寶做什么事,都要用柔和親切的聲音、富于變化的語調(diào)與寶寶講些“悄悄話”。當孩子哭時,用溫和親切的語調(diào)哄他:“唉呀,寶寶怎么了?別哭了,媽媽在這兒呢”,并觀察孩子的反應:喂奶時,輕輕呼喚他的乳名,反復對他說:“xx餓了,媽媽給你喂奶了?!?BR> 無聲的交流
寶寶的情緒好時,母子面對面,相距約20厘米,寶寶會緊盯著媽媽的臉和眼睛。母子目光碰在一起時,通過對視進行無聲的交流。媽媽還可以做出多種面部表情:張嘴、伸舌、微笑。
逗笑
從出院第一天起,父母要經(jīng)常逗寶寶笑。寶寶在大人逗樂時報以微笑,與睡覺時臉部肌肉收縮的笑不同,這是寶寶學習的第一個條件反射。美國的科學家認為:越早笑的嬰兒越聰明。嬰兒常在10~20左右學會微笑,如果42天仍不會逗笑應當密切觀察,到56天還不會笑就有智力落后的可能。因此,父母要盡早逗寶寶笑,寶寶第一次被逗笑時,應記錄日期。
回聲引導發(fā)音
寶寶啼哭時,父母發(fā)出與其哭聲相同的聲音。這是寶寶會試著再發(fā)聲,幾次回聲對答,寶寶喜歡上這種游戲似的叫聲,漸漸地學會了叫而不是哭。這是父母把口張大一點,用“啊”來誘導寶寶對答,對寶寶發(fā)出的第一個元音,家長要以肯定、贊揚的語氣用回聲給以鞏固強化,并記錄下來。
聽兒歌
在寶寶清醒、愉快的時候,念一些簡短、瑯瑯上口的兒歌、唐詩。每天堅持,有助于培養(yǎng)語感與閱讀習慣。